【加快綠色轉型 激活發展動能】
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曉祺
編者按
水清岸綠,鳥鳴啾啾,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;山風勁吹,風機飛轉,綠電點亮萬家燈火;優化生產工序,使用環保材料,產業發展向綠色化邁進……在生態優先、節約集約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上,各行各業協同推進降碳、減污、擴綠、增長,發展如火如荼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“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”。日前發布的《中共中央?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》強調要“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,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,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”。即日起,《經濟》版推出“加快綠色轉型 激活發展動能”系列報道,全面展現我國相關領域加快全面綠色轉型的新進展、新成效。
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。近日,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發布。《意見》提出“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”,并圍繞“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”“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”“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”進行了部署。
當前,我國產業綠色發展態勢如何?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?產業結構“含綠量”如何“更上層樓”?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。
追“新”逐“變”
傳統產業實現華麗轉身
燃氣輪機,被稱為裝備制造業“皇冠上的明珠”。其生產車間是什么模樣?
智能搬運機器人來來往往,各種大型機械臂有序“揮舞”,多個機器人協同焊接……走進位于四川省德陽市的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,“黑燈產線”的“十八般武藝”讓人大開眼界。
“經過改造升級,我們的車間變得更加智能、低碳,生產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大幅提升。”該公司數字化與智能制造部工程師王琨說。
記者調研發現,在成都、德陽、綿陽等地,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的故事比比皆是。“我們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,推動工業企業進行節能技術改造,支持重點行業企業開展碳足跡認證,推動石膏、鋰渣等大宗工業固廢規模化利用。”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、廳長翟剛介紹,2023年,四川省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在“十三五”下降26.9%的基礎上再下降4.5%。